第(2/3)页 “王相公所言有理。”林冲颔首。 王正青又道:“攻伐最易,可是要做大事,光靠攻伐根本不够。人心背向,诸地势力,当要考量。只有杀戮,若无恩德,便如唐末黄巢,纵然攻破长安,最终杀戮太盛,得不到足够民心归属,最终还是走向败亡之路。 大义与名号,素来都是号召天下关键。如今天下承平日久,林将军尚要积蓄实力,不可轻言称王之举。” 林冲提着缰绳,这些道理他自然懂得,不过,既然王相公主动献策,他当然要显出重视的姿态。 “王相公所言甚是,战术再强,若是方略错漏,终究会面临败局。”林冲淡淡说道。 王相公一惊,转而心中又是一喜。 果然啊! 这位将军,乃有人主之兆,心思澄明,乃是一步看百步之人。 “好一个战术再强,若是方略错漏,终究会面临败局。”王相公越想越觉得此话的高明。 这句话的含义,实在精神,同样不是术的层面,而是道的层面。 王相公又道:“若有海岸,便能做诸多事,然后北面那一边,若是能不开启战端,还是莫要轻启战端。若是北面承压,南北作战,乃是极大的坏事!” “不错,若是北面与齐丹国对峙,又跟朝廷争斗,梁山精兵一旦损耗,后果不堪设想。”林冲深觉有理。 王相公道:“最好的办法,便是做国中之国,朝堂又无法奈何我们。” “大宋一两百年的重文抑武,想要重演唐末藩镇的强盛,怕是很难很难。”林冲摇摇头,并不抱指望。 以眼下的处境,梁山唯一能做的便是猥琐发育,逐渐发育地盘。 静待时机,再过几年,北方的那股力量,将会席卷南下。 那个时候,既是机会,也是梁山的凶险,若是抵挡不住,他们梁上同样会淹没在洪流之中。 “足够的人口,能够征战的军队,稳定而可靠的赋税,相对廉洁的官吏。这些都是构成成功的基础。”王相公认真说道,“等王某回山,将一些想法写成文书,到时候再给将军过目,若是能行,便一步步改变。” “我得王相公,犹如刘备得孔明。”林冲哈哈一笑。 王正青一听这话,面孔一空,只要是个人,那都是喜欢被重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