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你家君侯,对自己也太狠了!!-《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第(2/3)页

    此时局势还需商议。

    于是,在彼此不断商谈之下,一个早上几乎便过去了。

    到得中午,周瑜与孙策两人都略微有些疲惫,一夜行军,又安顿扎营,到现在其实已经该安睡了。

    可观贾诩等人,似乎未曾有疲惫之意,想到他们也是一夜未睡,大家彼此也都撑着罢了。

    等晚上若是可款待酒宴,喝些酒回去安睡,倒是也不错。

    曹昂一进来,满面春风,快步走向了孙策处。

    两人也同时站起身来迎接。

    “在下来晚了,诸位久等,久等!!”

    曹昂一路去主位上坐下,再立身而伸手,“二位请坐。”

    “伯符,应当更为年长,子脩斗胆叫一声兄长。”

    孙策点点头,仔细看了看曹昂脸色,颇为英俊,气势很像曹操,笑起来时有豪迈之色。

    但若是不笑,便是儒雅安静之感,下巴已经略有胡须,呈“山”字型,又有些许延伸出下巴去。

    气度也是磅礴大气,毫无生涩之感,有些年轻人若是见得生人,总会拘谨。

    譬如江东的许多才俊,见到孙策与周瑜时,都会有些说不出话来,或者是支支吾吾,紧张不已,为气度所慑。

    但这位大公子的确不丢曹氏脸面,进来之后几句话便可让两人拉近关系,并且直接了当坐在主位上,一番安排马上就显出主人气度。

    “我父亲,与孙坚将军当年携手讨董,实际上在盟军取得建树后,唯一还在尽心讨伐贼寇的,唯有我父,孙坚将军,和当今豫州牧玄德公也。”

    “不错!”孙策傲然挺胸,每每说起此时,他心中总是更加自豪,“天下英雄,莫过于此,当初多少诸侯豪言壮语,后不都是为利而扰!”

    “我父讨董直至其逃亡长安,仍旧还在叩关鏖战,最终兵粮殆尽,方才携部撤军,到南阳平叛安身。”

    “子脩所言,令我心中欣喜,看来如今,你我虽为当初英豪之子,也有同往之志趣!”

    孙策说话铿锵有力,中气十足,显然武力极高,有大将风范,对曹昂一笑,丝毫不掩饰对他之欣赏。

    “哈哈,那必当宿醉一场!如此,子脩款待兄长之后,便可定盟而攻袁术!讨逆贼于寿春,夺功绩于乱世,追父辈之雄姿!”

    “当如是!!”

    孙策目光激昂,当即起身,这番话真是说到了他心坎里,如今这态势还真像是这样。

    只不过不同的便是,曹昂之父为他打下了如此家业,人才济济又有天子在手,日后只管接手。

    而我父,却唯有言传身教在心,有旧部数千在后,有江东些许基业在脚下,要稍显颓势。

    但英雄不问来处,唯有争锋图霸,到最后才可定英雄!

    此刻,两人仿佛相见恨晚,又再高声而言,颇为热烈。

    谈得兴起更是放声大笑,看得周围诸人心里逐年安宁下来。

    曹昂虽仁厚热情,但说话不露分毫,每每提及庐江之事,皆说汉土在手,百姓安宁。

    不给孙策半点开口要一城一地的机会,而后来孙策知晓不可能要到,也转而说向了当年爵位。

    曹昂当即会意,拱手道:“兄长之言,甚是!此侯爵必当承袭,而兄长之功绩,定江东邦业,应该早任将军也,弟回许都定然向天子请言!”

    “当真?若如此,今夜必要敬子脩三大碗!”

    “好说,好说!”曹昂笑着摆手,脸上灿烂不已,这时候,军帐大门倏忽掀开,风吹帐门猎猎作响。

    匆匆走进来三人,乃是徐臻、许褚与赵子龙。

    他们三人刚刚从城外田土处回来,徐臻因为又跑去教人劁猪,所以银甲的袍裙上沾了不少血迹。

    他扫视了一眼,在客位上的两人,匆匆走到军帐一侧,而后找到了皮袋子,咕咚咕咚大口喝水。

    之后畅快的舒了口气,又和曹昂道:“我急着去探路,估计下午回来。”

    “此去东部,有数条小道,大道上设防岗哨三道,而小路仍需防范,水陆两地我都去查探,到时候你们水军或许也可入。”

    “哦,哦……”

    诸葛亮和曹昂不自觉的都站了起来,徐臻来得太突然,而且喝水后又要风尘仆仆的去,一时间竟然没不知道说什么。

    只能“哦哦”几声。

    “这位将军,查探水路可否要公瑾同往!”

    周瑜当即想要叫住,结果徐臻并没有回头,大步出门的同时摆了摆手。

    当然不需要!

    可别来掺和了,我两条路都要去,白给的自律值凭什么不刷,我现在精神得一匹,赶快把体力消耗掉。

    感觉要来奖励了!再坚持数日!

    在门外还有战马在,三人骑上战马奔驰而去,带了一队骑兵,很快“喝催”战马的声音响起逐渐远去。

    这一来一去,曹昂刚才说到哪都忘了。

    “方才,说到何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