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光鲜回朝!名满许都也!-《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第(3/3)页

    大殿之上。

    徐臻照常站在了中段部分,和文臣站在一起,他身后就是郭嘉,身旁则是曹昂。

    宿卫等人都在大殿之外。

    所有人都在躬身而听,天子在朗声阅读尚书台撰写的表彰书,估计还有很长。

    是以官员都该坚守诚恳,以躬身表示敬畏惶恐,只有徐臻一直在打呵欠。

    他有一种当年上学集合等升旗的感觉。

    “原来这种仪式感,自古就有。”

    每一次晨会都睡不饱。

    徐臻这模样看得郭嘉和曹昂一脸难受。

    上朝呢,就忍一忍吧……你不去为民分忧难道真的会浑身难受吗?

    站在前方的董承也倒是能听见徐臻的呵欠声,不住的摇头冷笑。

    不愧是酒囊饭袋,上朝都能这样松懈以待,日后风评岂能好?

    “以诸众臣,匡大汉之正,拨乱乾坤之危,安定叛乱于九江,斩袁氏叛贼,朕心中甚慰!着,大司空曹操,以犒赏三军,封赏功臣,论功行赏。”

    “喏!”

    曹操在天子一侧,因此次战功得以赐座听政,赞拜不名。

    曹操将书卷拿出,一一而言,将此次大战之中所立下功绩的文武,全都一一列上。

    予以封赏,徐臻自然是兼领九江太守,封为舒城侯。

    典韦、许褚尽皆得封亭侯,其余文武,也都各自有封赏,得此官位。

    曹操更是顺利设立了校事府,以监察百官官吏之明,察各部校尉之清廉。

    观许都之内名士士族之清朗,寻志士以为门客。

    天子与各士大夫,都未曾作声,不敢有所反驳。

    毕竟曹操现如今得了袁术兵马后,兵力再次扩张,驻军之地又有增设数个,而董承的兵马则是损失惨重,三分之数,折损于战场之上。

    宿卫更是不敢再派遣,一旦有所异动,张绣自宛城来,曹纯从安邑去,可以前后夹击,一夜就降服他的所有兵马。

    此刻,天子再次请曹操进丞相之位,独揽军政大全,统天下钱粮。

    但是曹操再一次拒绝,依旧领司空之位,不做变化,接受了天子封爵,为县侯。

    此丞相之位,恐怕还需要天子再请两次,百官附和之后,他才会接受。

    等确定了祭天告祖之日,确立诸事负责之官吏,退朝散去,留下了几人在此。

    曹操当即引荐,向天子道:“陛下,殿外有一人,本是外臣,但此次除贼之事,他立下大功,遂来朝见天子。”

    “此人,为汉室宗亲,据说是景帝玄孙,中山靖王之后,为帝胄之后。”

    “哦?那,那景帝之玄孙,靖王之后,岂不是……是朕的……皇叔?!”

    天子眼眸顿时瞪大,仿佛是听见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朕,在外居然还有做外臣的皇叔?快快请进来!”

    “好,刘备!”

    曹操朗声叫道,当即有黄门出去告知刘备觐见。

    完了!

    徐臻在大殿之下,中段靠左的地方忽然眼睛瞪大,顿时看向了左侧的郭嘉。

    顿时使了个眼色,轻声道:“不好,他们的谋划,定然在此!”

    郭嘉眉头顿时一皱,而后暂且没想明白徐臻的意思,只是狐疑的看了他一眼,“当真?”

    “不错,可有办法阻止?”

    郭嘉摇了摇头,“没有。”

    两人短暂的交流,并没有任何建树,此刻刘备已经面色严肃,头戴冠帽,衣着庄重无比,一路急趋低头俯身,碎步而入。

    到天子驾前顿时双腿下跪,匍匐在地,以大礼而见。

    “臣,刘备,叩见天子!”

    “爱卿,请起。”

    刘协偷看了曹操一眼,发现他并没有在关注自己,而且神情自若,接着便稍稍安心,对刘备问道:“爱卿,是汉皇后裔?是朕的哪一支族人?”

    “微臣刘备,乃是孝景帝之玄孙,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家中族人在涿州安家。”

    “噢,那朕要看看族谱……取,取族谱来看!”刘协看了一眼右侧,此刻身边侍中当即派人去取族谱。

    直到这一刻,曹操觉得不对劲了。

    我在居家中,无比清静。将力图从今日起逐步跨入日两万之境!

    (本章完)

    /106/106206/29394465.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