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七章 合心意-《冠盖六宫》


    第(2/3)页

    杨云溪白了朱礼一眼:”墩儿不也没办?在民间还得守孝三年呢。况且小姑娘家家的过什么寿?也不怕折了福分。以后及笄的时候再说罢。”去岁宫中连着办了几场丧事,再给小虫儿过寿也不合适。而且宫外灾情还没缓过来。

    朱礼听着这话,倒是不禁笑了:“哪有这么狠心的娘?”

    “我哪里狠心了?”杨云溪白了朱礼一眼:“说起这个,倒是有件事情我要和大郎你商量商量。虽说才三岁,可是论虚岁却是已经四岁了,小虫儿和墩儿两个是不是都该将规矩慢慢学起来了?墩儿也就罢了,小虫儿如今连行礼都还歪歪扭扭的。”

    朱礼倒是有些心疼:“还小呢,哪里需要这么着急?再缓一年罢。墩儿那头倒是可以先抓起来,毕竟儿子和女儿不同——“在朱礼看来,儿子就该严厉苛刻些,不然怎么能敦促他们成才?可是女儿就不同了,娇娇软软的,就该护在怀里多宠爱。

    杨云溪知道朱礼的想法,当下白了朱礼一眼:”墩儿也就比小虫儿大了不到一岁。“

    朱礼却是不管:”总归是做哥哥的,得给弟弟妹妹们一个表率才是。这事儿你便是先操心着,回头弄好了,再跟我说一声就是了。“

    这头朱礼和杨云溪亲亲热热的说着话,那头李太后也和素缕说着话。

    素缕服侍着李太后喝茶,茶是安王从宫外孝敬的。说是多好的茶也不一定,可是关键却是李太后喜欢的。

    李太后抿了一口茶,微微眯起眼睛有些惬意的样子:”果然是不错。四郎从小就孝顺,到了如今却是一点没变。有一点好东西都想着我。可怜他在宫外……“说到了这里,李太后便是微微的有些心酸了起来。

    素缕头也不敢抬,只是柔顺的立在一旁听着李太后的这些抱怨。不过心头到底忍不住的有些腹诽:孝顺?安王做的那些事情,哪里称得上孝顺?安王是怎么对待先帝的?若是这般都还算得上是孝顺,那天底下只怕还真没不孝顺的了。

    说实话,素缕是真不觉得安王可怜:但凡有些良知的,只怕都不会觉得朱启可怜。

    素缕也有些不明白为什么李太后放着皇上那样好的儿子不去偏心,却是非要偏心朱启。难道真跟外头说的俚语一样,不管庄稼佬还是什么,都是偏爱小的一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