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欧风美雨(一)-《世纪帝国》


    第(3/3)页

    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共存的帝制联邦,奥匈皇室在这样的军事失败面前只剩下了一个选择;重振声威。

    他们选择了早已是奥匈“托管地”的

    o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这两个地区,在|8788年巴尔干战争之后,按照柏林大会的决议,由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委托”奥匈管理。

    一九o六年六月二十八日,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在奥匈帝国“国庆典礼”上“欣然宣布”奥匈帝国决定将

    o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正式归入帝国领土”。

    这一突如其来的声明不但让正沉醉在对俄“胜利”的君士坦丁堡迎头挨了一闷棍,也让最近志得意满的柏林方面措手不及。

    德国首相皮洛夫紧急约见奥匈大使,询问情形。奥匈大使表示“纯属帝国内政”“只是将既成事实确认下来”。

    土耳其方面,土耳其青年党群情ji奋,但隔着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和希腊等国,再加上这其实就是早晚的事,也只有无可奈何。

    伦敦和巴黎在第一时间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

    奥匈帝国的这一举动,很明显是趁着巴尔干斯拉夫人的总后台俄国内战,开始向南伸展触角吧尔干的得失直接影响着英法的全球布局;一旦德奥与土耳其取得直接的陆上联系柏林ˉ巴格达铁路就等于全线都落入中欧集团的掌控。

    不但英法与俄国的联系被截断,德**队还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得土耳其的农业物资和矿产资源,乃至直接与土耳其展开军事合作,随时可以进攻驻埃及的英军,切断苏伊士运河,乃至从奥斯曼帝国经

    o斯进攻印度。

    面对如此情况老练的英国外交家知道自己该如何取舍o

    接下来的谈判异常顺利。

    《中英联合声明》很快缔结;

    (|)中英两国认同,维护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和平与秩序符合中英两国的共同利益,并愿意为此作出努力,《中英同盟》将作为两国共同的行动准则;

    (2)大英帝国承认中华帝国自|8961年以来与各国缔结的条约具备完全效力,并认可中国通过条约所确定下来的各方面权益;

    (3)中华帝国承认大英帝国于印度斯坦,英属马来亚,英属北加里曼丹,澳大利亚,新西兰群岛等地方目前拥有“不可置疑”的主权;

    (4)大英帝国愿意就香港租借地和上海租借地的问题与中华帝国进行谈判并“愿意在两地民意认同的前提下”将两地归还中;

    (55)中华帝国承诺与英属领地居民的交流仅限于经济和文化领域,不涉及政治军事范畴;

    (6)大英帝国承认中华帝国于“中南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地区,在当地华人利益问题上具有“发言权”;

    (7)大英帝国和中华帝国承诺,对于自身主权所及范围之内,于对方国民的合法权益给与完全的保护;

    (88)大英帝国认同西藏为中华帝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帝国拥有完全主权,大英帝国放弃对于锡金的领土要求;

    (9)中华帝国承认,84年英国和尼泊尔签署的《塞哥里条约》,|年英国和阿富汗签署的《干达马克条约》,65年与不丹签署的《辛楚拉条约》拥有完全效力;

    (po)中华帝国承认英帝国目前于原缅甸王国实际占领区拥有完全主权,大英帝国承认中华帝国于原缅甸王国实际控制地区拥有完全主权,中华帝国取消对于缅甸王国“流亡政府”的承认而英国政府宣布放弃对于上述人员的通缉并保证其人身安全;

    中英两国认同,应立即展开全面的勘界谈判“尊重历史,以传统的行政权力分割线为基-础的划界原则是合适的”;

    (2)中英两国一致呼吁俄国交战双方“迅速达成和平,结束俄罗斯人民的苦难”。两国再次确认,俄罗斯沙皇陛下领导的俄罗斯帝国政府是俄国唯一的合法政府;

    这份联合公报,让两国忧心忡忡的精英团体都是松了口气。

    在中国方面,经历了与日俄方面惊心动魄的一年ji战,尽管是大胜,又割取土地无数,但战争期间的提心吊胆,惨痛的伤亡,国家财政上付出的代价,以及每个人曾经承受过的重税,物资配给,战时管制,都让大部分国民渴望和平,而不希望很快就与另一个更加强大的国家发生战争;

    在英国方面,习惯了“不列颠和平”秩序下富足生活的英国人,也并不希望跋涉万里去远征一个东方强国,尤其是这个国家把“俄国打得粉碎”还有余力“打垮了日本人和暹罗人”更不要说这个帝国“随时可以从英国的盟友变身为德国的盟友”。对很多英国人来说,尽管心中有所不甘,却也默认了东亚从此属于中国独霸。未完待续!。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