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风雨飘摇两相隔-《狗官》


    第(1/3)页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四十三章  风雨飘摇两相隔

    罗大纲这次南下苏州可谓费尽心机,所领大军人数比上次更多外,还派出陈玉成潜入上海附近,联络各处势力配合起事。

    从一开始,的确在战术上占了不少上风,前后受敌的消息传来后,大军压近的苏州城里,飘扬着一股恐慌的气息。

    可左宗棠毕竟是左宗棠,很快就用铁血手腕平定了百姓的情绪,为了稳定军民之心,高举屠刀杀了一大批人,紧闭四门,摆出一副破釜沉舟的架势,要与罗大纲一决死战。

    两军先是小心谨慎的接触,从开始的局部战斗很快就蔓延到整体的攻防战中。

    面对罗大纲的猛烈进攻,左宗棠率新军沉着应战,巧妙周旋,主动收缩战线,步步引诱罗大纲踏入陷阱。

    开战几日,罗大纲的军队进展顺利,很快就攻克了还未修补完成的城门,并向城内迅速推进。

    没料到左宗棠是故意放弃一线防守,在城内早布置好了第二、第三道防线,不仅如此,参考上次和珅在苏州作战的经验,左宗棠还把防线周围挖得战壕遍地,并利用城内地形阻碍罗大纲大军阵型布开,集中火力把对方牢牢盯死在防线前。

    久攻不下,伤亡巨大的罗大纲所部立即调整战术,分兵从左宗棠两翼穿插,打算用四面夹击之策,一举围困左宗棠的新军。

    没料到,罗大纲此举正中左宗棠下怀,新军故意丢弃城门,依靠战壕防守用意就是用来吸引罗大纲的视线,而左宗棠亲临战场也是给罗大纲一个错觉。

    其实在开战的前夜,左宗棠的新军早就一分为二,由心腹大将刘松山率领从苏州外围悄悄迂回到罗大纲的后面去了。  当罗大纲分兵三路,中军力量锐减时。

    左宗棠突然发难,发出信号,与刘松山所部全线开始反扑。

    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左宗棠也用前后夹击之策直插罗大纲的中军。  从局部的人数和战斗力上来看,兵分两路地新军对阵罗大纲的中军占据了绝对优势。

    刚分兵的罗大纲腹背受敌,被打得措手不及,连回军突围的反应都没来得及做出就给全线击溃。

    新军除千人用来阻挡救援罗大纲的太平军外,其余力量全部投入对罗大纲中军的打击中。  同时一直隐藏军中不发的大炮直推阵前,对准罗大纲的帅旗方向一阵猛轰。

    一代名将罗大纲被炮火当场炸死,整个中军顿时大乱,士气大跌一泻千里。

    罗大纲命丧当场,中军地迅速溃败和恐慌立即影响到整个太平军,加上新军高喊罗大纲已死的连锁反应之下,人数远远超出新军的太平军被打得丢盔卸甲,落荒而逃。

    要不是罗大纲的亲兵拼死相护的话。  就连罗大纲的尸体都保不住,好不容易杀开一条血路,几万败兵在城外奔得是漫山遍野,向南京方向狼狈不堪地逃去。

    王有龄、辜鸿铭赶到战场的时候,战斗已经进入了尾声。  这支生力军的到来。  更给大败地太平军严重的打击,那些跑的慢的太平军,在新军和乡勇的配合下,死伤遍地。

    损失巨大。

    此次一战,太平军六万人马中阵前损失一万有余,溃败逃亡中践踏死伤者更是无数,尤其是贼首罗大纲命丧苏州城,更给太平天国南下江南地计划造成了严重打击。

    左宗棠凭此一战名扬四海,成了继曾国藩、和珅之后的又一位中兴名臣。

    苏州之战刚刚结束,还没来得及喘一口气的众人就接到了上海传来的消息,当得知上海有兵乱发生。  叛军已经攻陷总督衙门和制造局时,胜利地喜悦转瞬就化成了惊愕。

    暂时谁都不知和珅在安危如何,左宗棠、王有龄、辜鸿铭等人心急如焚,也顾不得摆什么庆功宴了。

    商议决定,立即由王有龄、辜鸿铭率乡勇马上赶回上海,刘铭传带领一部分新军随队同行,到松江后就地驻扎,至于左宗棠大战之后暂时无法从苏州脱身。  只能拜托各位尽快行军。

    把和珅从危机中救出来。

    听完了王有龄、辜鸿铭的述说,和珅不由得喜上眉梢。  虽然这几日发生了这么多事。

    昨夜还差一点儿被小刀会给擒住,但苏州之战的好消息顿时冲淡了所有的烦恼,让他兴奋异常。

    左宗棠的苏州之战所造成的影响不仅是他个人的,罗大纲的死进一步扭转了江苏地战局,从短时间来看,主将阵亡大败而归的太平军投鼠忌器之下应该不再会轻易攻击苏州,这样一来,就能给苏州、上海等地一个休生养息的机会。

    “好!季高这战打的好哇!”和珅笑容满面地在堂上走来走去,疲倦和烦恼一消而散。

    “全赖中堂大人慧眼识珠,左抚台此战方能一战定寇。  ”王有龄笑呵呵地拍着和珅的马屁。

    至于辜鸿铭,经历过苏州这战后对左宗棠的兵才也尤其佩服,虽然心目中还是认为那句“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的话有些不以为然,但从情绪上来看,已经淡薄了许多。

    高兴归高兴,但上海之乱刚过,制造局等处损失严重,尤其是那些亲卫与乔阿富之死,让和珅心有愧疚。

    如果他当初不是太自信,大意的话,这事根本就不会发生,但现在再去说这些话已经无济于事了。

    威廉经历这一次变故,瞧着亲手规划制造起来地,费了不少心血地制造局差一点儿就在战火中成了废墟,再加上乔阿富替他而死一事,让他感触颇多。

    也不顾自己身心疲惫,与和珅特意让他多休息几天的要求,主动承担起了重建制造局地责任,没日没夜地与辜鸿铭等人在制造局里修理那些被损坏的机械,努力使制造局重新运转起来。

    乡勇回上海后,和珅下令王有龄仔细搜捕城内潜在的各方势力,力图肃清上海的隐患。  同时,让各部配合找寻逃出上海的那些叛军下落。

    同时尤其注意周秀英所说的那位“陈大哥”。

    陈玉成由于判断正确,侥幸在和珅各部大搜之前逃入了江苏,并沿着太湖北上,进入太平天国控制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