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征战天下】-《唐朝那些事儿》
第(2/3)页
关于其亡国的原因,大家基本也能总结出来个一二三。千万条原因汇总到一点,就是因为你惹了大唐!
薛仁贵的策略公元674年,大唐高宗皇帝李治上元元年。大唐皇帝雷霆大怒,下诏削掉新罗王金法敏的一切官爵,另立金法敏的弟弟、右骁卫员外大将军、临海郡公金仁问为新罗王,令其回到新罗以代替金法敏!
并以书生将军、左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刘仁轨为鸡林道大总管,率兵讨伐新罗!从唐灭百济、唐灭高句丽之战中,大家可以看出来,新罗虽然办事能力有点欠缺,但一向对大唐惟命是从,召之即来。
而今,什么事情惹得皇帝大怒,不但出兵收拾他,而且还削掉了自己亲封的新罗王的所有官爵?故事要从5年前唐灭高句丽说起!
公元668年9月,唐灭高句丽之后,于平壤设立安东都护府,由右卫大将军薛仁贵代理安东都护,率兵两万,治理高句丽故地。这对薛仁贵来说是个挑战!
就军事方面来说,薛仁贵毋容置疑是个高手,但是在处理战后事宜上,薛仁贵却露出了他作为名将之外的缺点——暴力。
从薛仁贵在大唐征讨高句丽的历次战役中我们可以看出,薛仁贵是个有万夫难挡之勇的猛将,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凶神恶煞!这样的一个人,绝对不会是个爱民如子的好人——对于敌国而言。
6年前,即公元662年,薛仁贵降服九姓铁勒之后,将其十余万人全部坑杀!今年薛仁贵已经54岁了,从他在任安东都护期间的表现来看,作为封疆大吏,他在改变,改变自己治理辖区的方式。
薛仁贵知道,高句丽毕竟是存在了700多年的古国。有着自己深厚的文化根基,治理这样的古国(我们可以称之为古国,700年,自汉以来。中原王朝还没有过传国这么久的朝代),靠**是行不通的。于是,薛仁贵采取了怀柔安抚的政策。
史载“抚孤存老,检制盗贼,随才任职。褒崇节义”,在薛仁贵的精心治理下,高句丽朝向好的一方发展,出现了“高丽士众莫不欣然慕化”的积极现象。
——《旧唐书》卷八十三但是,如果高句丽真是这样容易就被降服了,那它也不可能存世700多年。虽然在薛仁贵的治理下,高句丽没有出现像百济那样的复国反唐运动,但还是有不少不甘于大唐统治的高句丽遗民,纷纷逃离到新罗、靺鞨、突厥等地。
在逃亡的难民中,有一个人将成为大唐与新罗关系破裂的因素之一。虽然不是根本因素,但是足以成为导火索,这个人就是原高句丽王高宝藏的外孙、渊盖苏文弟弟渊净土的儿子公元669年二月,安舜带领四千余户高句丽百姓,逃亡到新罗。
这对于薛仁贵来说,是个很严峻的问题:我治理得再好,但如果人都跑光了,那不也是白忙活了?这真是个难题!
我用暴力手段就会激起反抗,我用怀柔手段却有人逃亡!如果这个问题摆在你面前,你怎么办?你的回答应该是:无解!名人就是名人!
别人没办法。薛仁贵有办法,一劳永逸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不但解决了眼下的困境,也将成为后任继续采纳的治理高句丽策略!这个办法就是——移民!
史载“徙高句丽户三万八千二百于江、淮之南。及山南、京西诸州空旷之地,留其贫弱者使守安东”——《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这是户口数,那具体有多少人口呢?
《三国史记》记载为“二十余万口回唐”。这只是第一批!如果薛仁贵就在这里安安稳稳地做他的安东都护府都护,高句丽慢慢也就平稳下来了。
可惜天不遂人愿。公元669年,大唐西部最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吐蕃入侵已经臣服于大唐的吐谷浑,大唐西部局势顿时紧张起来。无论是出于救援属国还是自卫的原因。大唐必须出兵予以反击。
第(2/3)页